38  
查询码:00000005
抽动症相关因素
作者: 白洁 于 2023年03月11日 发布在分类 / 抽动症 / 诱因 下,并于 2023年03月11日 编辑

①遗传:大概有35%的抽动儿通一级亲属有抽动,母系遗传更容易表现为复杂运动抽动;父系遗传更容易表现为抽动及注意力问题
②免疫伤害:大概25%-30%的抽动儿童发病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但是抽动是多因素疾病,尚需考虑其他原因对抽动产生的影响
③微量元素:比如铅中毒会对基因产生影响,铅沉积首先会影响大脑皮质的额前区、海马回和小脑。而这些区域是抽动的主要病变部位。
锌元素作为酶、激素、核酸的组成部分,参与基因表达、免疫、细胞再生、清除自由基。同时锌被认为是一种神经递质,可以均衡大脑中的谷氨酸和GABA。
④神经递质失衡: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抽动儿童存在神经递质失衡,主要是多巴胺、谷氨酸、γ-氨基丁酸、5-羟色胺,去肾上腺素等失衡,这个是抽动反复的最重要原因。这里也是与饮食、肠道微生态关系最密切的部分。大部分的神经递质是在肠道产生,当抽动儿童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之后,会影响中枢神经的神经递质。进而引起多动(ADHD),强迫(OCD)等
⑥过敏因素:部分学者认为抽动儿童的症状与过敏相关。实际观测,我们也发现科学的回避过敏及食物不耐受,对抽动儿童的症状缓解非常有帮助
⑦围产期伤害:抽动儿童母亲在孕期使用黄体酮、优甲乐等的情况非常普遍,也有动物实验表明,给怀孕小白鼠注射黄体酮,小白鼠宝宝发生抽动。
⑧社会心理因素:情绪激动、长期压力大、精神紧张这些会造成到肠道生态的紊乱,进而增加过敏、神经递质失衡的概率。


 推荐知识

 历史版本

修改日期 修改人 备注
2023-03-11 20:15:26[当前版本] 白洁 创建版本

知识分享平台 -V 4.9.5 -w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