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障碍可能会引起一些社会适应性及情绪障碍等表现,有研究显示,抽动障碍通常会引起以下几方面的损害:
1.社会适应性困难:
可使某些患儿出现短暂或长期的社会性缺陷,尤其长期复杂的运动性抽动、发声抽动可致社交孤立、被欺侮等。发声抽动会影响课堂纪律,患儿面对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压力,容易导致社会退缩、社交孤立。
2.情绪问题:
20%~30%的抽动障碍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持续的情绪抑郁、焦虑、低自尊等,社会退缩等亦常见。
3.躯体损伤:
抽动所致的重复的非生理性运动可引起抽动部位疼痛难受,使患儿烦躁易怒。部分抽动障碍儿童以为疼痛可缓解抽动症状,试图用自我伤害
(如伸展手臂等)
控制自己抽动。
4.其他损伤:
抽动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入睡困难或因睡眠不足而出现白天的低觉醒状态。频繁的发声抽动影响患儿讲话,课间影响周围同学,儿童因抽动无法专心上课,影响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