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突破障碍” Tourette综合症会议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报道了43个抽动触发因素其中跟添加剂有关的有:人工香料,人造色,人造甜味剂、谷氨酸钠添加剂、加工食品添加剂、辛辣食物等。我们尝试从一个辣条案例来说明添加剂:
增味剂、甜味剂、乳化剂&稳定剂、防腐剂、抗氧化剂、食用香精
德国Joseph Egger 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做的研究非常有说服力,他们调查了76个神经发育障碍孩子的饮食情况,食品和食品中的化学物质可引发或加重这些孩子行为上的其中第一条就是:色素和防腐剂,79%的人对此反应强烈,特别是柠檬黄(色素)和苯甲酸(防腐剂)。很遗憾的是我们外面售卖的各种漂亮的饮料中,都会不同程度的有类似柠檬黄的色素。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并不是说含有不友好添加剂的零食等一定不能吃,但是家长一定要能判断什么添加剂对抽动症儿童最不友好,比如(谷氨酸钠,也就是味精,比如5’-呈味核苷酸二钠,在鸡精中使用很多),其他的含有不友好添加剂的食物是需要尽可能的少吃。因为这些食物本身就不适合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吃。举一个食品添加剂最多的商品进行说明,希望家长在购买的时候能够读懂:
防止大家看不清楚,我把配料表写在这里:
小麦粉、生活饮用水、植物油、食用盐、白砂糖、香辛料、食品添加剂(谷氨酸钠、单硬脂酸甘油酯、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甜蜜素、5′-呈味核苷酸二钠、复配糕点防腐剂(水溶(脱氢乙酸钠、柠檬酸钠、葡萄糖酸-δ-内酯))、复配糕点防腐剂(脂溶(山梨酸、单硬酯酸甘油酯、蔗糖脂肪酸酯))、三氯蔗糖、安赛蜜、纽甜、特丁基对苯二酚、食用香精)下面简单分析一下,配料表里用到的那些添加剂,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赋予食品鲜味,包括「谷氨酸钠」和「5’-呈味核苷酸二钠」这个是对抽动症孩子最不友好的添加剂,需要家长特别判断。
自从1969年的一项动物研究,对老鼠的食物中添加大剂量味精,发现老鼠神经系统严重受影响并损害生长发育以来。
给食品增加甜味,包括「阿斯巴甜」、「甜蜜素」、「三氯蔗糖」、「安赛蜜」、「纽甜」对抽动症儿童的不友好程度仅次于谷氨酸钠等。
使产品更加稳定,包括「单硬脂酸甘油酯」和「蔗糖脂肪酸酯」
抑制微生物繁殖,包括「脱氢乙酸钠」「柠檬酸钠」「葡萄糖酸-δ-内酯」「山梨酸」
防止油脂氧化酸败,包括「特丁基对苯二酚」
从辣条的外包装得知,每袋辣条的净含量为 106g。
最右边的 NRV 值代表的是每种营养素,占正常人一天摄入总量的百分比。发现问题没有?里面含盐量是惊人的。如果你完整的吃了一包,那么你摄入的钠已经达到了每天需要量的 1.4 倍。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每天食用钠的量最好不要超过2克(2000mg),否则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风险会相应增高。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实在太多了,我们无法穷举,举这个例子,是希望家长在购买的时候能够多借助互联网手段进行查询排除。单一的一个商品里面食品添加剂可能对孩子的神经发育损害没有那么大,但是如果多种商品里面都有的话,那作为家长的您,就一定需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