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性早熟是最常见的性早熟形式,女孩多于男孩。一般异常位于大脑。
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或单基因缺陷导致的HPG轴过早成熟,从而导致的中枢性性早熟(CPP)或促性腺激素依赖性性早熟(或真正的性早熟),也可能是特发性的。
· 特发性性早熟(idiopathic CPP, ICPP),是中枢性性早熟发病最普遍的一种,占女童CPP的80%-90%,占男童的40%,一般无病理变化。
· 继发性性早熟,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下丘脑、垂体肿瘤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 其他疾病造成的性早熟,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一般异常不在大脑中,而是在睾丸、卵巢或肾上腺中。
外周性性早熟(PPP)或促性腺激素非依赖性性早熟(或假性早熟),由于遗传或肿瘤病因、分泌hCG的生殖细胞肿瘤(仅适用于男孩的人绒毛膜促性腺素)或外源性来源导致的性腺性激素或肾上腺激素分泌过多。
性早熟的特殊类型,其控制机制在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部分发动,医学上形象地把它称之为“微小青春期(minipuberty)”,患儿只有一种第二性征的早现,多发生在2岁以内,性征发育呈自限性,单纯性乳房早发育是最常见的类型。
重点来了,我们主要讨论外周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这个最常见,也最贴近现实生活,可能就正发生在您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