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查询码:00000260
抽动症病情发展上的主流认知
作者: 程琳蕊 于 2023年03月14日 发布在分类 / 抽动症 / 国内外论文 下,并于 2023年03月14日 编辑
抽动症 病理 过程

抽动症是神经性障碍疾病,以不自主、快速、突然、多发性的肌肉抽动及在抽动的同时伴随喉咙无目的、突发性发声抽动,例如嗯嗯等声音。

目前我国在5-12岁儿童中抽动症有指数级增长的趋势,2013年在广东佛山市对4062名6-12岁儿童的调查,发现当中有2.98%的儿童患有抽动症。

 

医学上对抽动发生的——原因结论:原因不明

 

但是目前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免疫因素神经递质失衡,是抽动症诱发的核心因素。


抽动症一般发病普遍在4到6岁,严重程度到10到12岁达到高峰,之后随着青春期病征可能会慢慢减轻。

慢性抽动症或者Tourette disorder只有大约有1/3-1/2的患者的病征完全缓解,有1/3左右的患者会大幅度减轻,也有10-15%的患者会持续严重至成年。

抽动症对儿童的成长,无论是学习或社交都构成很大的障碍,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和日常生活都构成影响。目前国内外医学上对抽动症的发展共识如下图:

抽动症是一个长期的病理过程,无法指望它一天两天或者一个月两个月就能够完全康复。

正确的对待抽动症儿童,会让他们的症状大大减轻,在接近成年之后症状减轻至几乎无法察觉,跟正常人没有两样。

在这个过程中情况会波动,有时会恶化,有时会改善,需要家长及时做出调节(从饮食结构上,从心理辅导上)。



 推荐知识

 历史版本

修改日期 修改人 备注
2023-03-14 19:32:46[当前版本] 程琳蕊 内容更新
2023-03-14 19:32:17 程琳蕊 创建版本

 附件

附件类型

PNGPNG

知识分享平台 -V 4.9.5 -w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