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因咳嗽、哮喘、鼻炎就诊的患儿特别多,作为应用于呼吸道疾病的“神药”——孟鲁司特钠,在临床上可以说使用量非常大。
然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2020年3月4日,对孟鲁司特钠药品说明书进行了“黑框警告”(如下图2):孟鲁司特钠可诱发严重神经精神不良事件,建议限制其用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
孟鲁司特钠于1998年2月在美国上市,于1999年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后,2002年在我国上市。孟鲁司特钠为一种选择性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一类非激素类抗炎药,能抑制气道平滑肌中的白三烯活性,预防和抑制白三烯导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支气管痉挛。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短则服用5~7天,长则达到1~3个月,因而,我们了解其临床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非常必要。
已有报道的神经精神系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抽动症、攻击性行为、异常兴奋、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幻觉、梦游、失眠、夜梦异常、精神运动过激、自杀倾向、抽搐、头晕、头痛、四肢麻木等。
有人认为孟鲁司特钠诱发精神系统不良反应机制可能与其引起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减少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产生有关。
也有人认为,大脑中存在白三烯受体,在大脑特定病理条件的修复过程中可过度表达,孟鲁斯特通过阻断白三烯受体进而阻碍大脑修复引起精神系统疾病。
有研究认为,孟鲁司特钠与半胱氨酸白三烯受体结合产生对脑组织有毒性作用的一氧化氮,由于儿童患者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服用后更容易导致兴奋性增高、甚至出现幻觉。
除了精神反应,孟鲁司特钠其他不良反应也需要关注:
一、皮肤及其附属器官:如出现瘙痒、皮疹、荨麻疹、天疱疮、瘀斑、接触性皮炎等。
二、肝胆系统:如出现肝损伤[9]、黄疸等,孟鲁司特钠是通过肝脏代谢,胆汁排泄,药物或代谢产物对肝脏的毒性有关。
三、消化系统:如出现腹泻、厌食、呕吐、恶心,甚至胰腺炎等。
四、泌尿系统:出现遗尿、血尿、排尿困难等,如杨明明等报道,一例5岁6个月女孩,因咳嗽变异性哮喘给予孟鲁司特钠服用,在服药36h后,幼儿园教师发现患儿出现白天尿失禁,伴夜间遗尿,平均1~2次/天,持续1周。在停药48h后患儿遗尿症状消失,定期随访1年患儿未再出现遗尿及尿失禁症状[10]。
五、呼吸系统:呼吸困难、咳血、咳嗽等。
六、血液系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等。
其他:如高脂血症、疲劳、头疼、耳痛、视物变形、关节痛、眼睑血管水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