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大学的科学家们,史无前例地拍下了人在睡着过程中大脑的清洗过程,看下图:
红色是血液,蓝色是脑脊液。厉害的是从前没有发现过,血液会周期性地大量流出大脑。每当血液大量流出,脑脊液就趁机发动一波攻击。脑脊液进入之后会清除毒素,比如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β淀粉样蛋白。
而这样的清洗,只有在睡着后才能做到,让人一觉醒来,拥有一个清爽的大脑;没睡着的时候,脑脊液并没有充分的机会趁虚而入。另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脑电活动和清洗过程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脑电波指挥了液体运动。
经过入睡时期,浅睡时期,再到熟睡期和沉睡期,我们就会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了,也就是容易做梦的一种状态。而科学家把前四个阶段合称为“非快速眼动期”。这项新的研究,正是专注在非REM阶段,这是一个对大脑保留记忆来说非常重要的阶段。
科学家们做了个实验,让13个人类带上脑电帽,在核磁共振 (MRI) 机器里睡觉。脑电图会显示,一个人处在哪个睡眠状态;而MRI会测量血氧水平,显示有多少脑脊液流进流出。
然后发现了奇妙的现象:
论文的作者Laura Lewis认为,这是因为睡眠过程中,大脑里的神经元们会开始同步活动,一起开,一起关。所以有这样的推测,是因为脑电图的数据显示,有神经节律出现后,才发生了血液和脑脊液的流转。
当大量神经元一同停止了激发,就不需要那么多血液进去输送氧气,才给了脑脊液涌入的机会。
这样,便有了我们在开头看到的那副景象,这个发现很重要,它告诉我们睡眠是一项非常特殊的功能:
参考文献: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6/646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