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查询码:00000495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药物治疗
作者: 白洁 于 2023年03月16日 发布在分类 / 孤独症 / 常用西药 下,并于 2023年03月16日 编辑
孤独症 自闭症 利培酮 阿立哌唑

ASD可能是最复杂、最难对付的发育障碍,很大程度上在于针对其核心及共病症状的治疗选择相当有限。ASD的主要干预手段是社会及行为干预,通常由临床医生之外的其他治疗师开展。正式的精神科评估及治疗通常在患者共病明确的行为和/或精神障碍,或对心理社会治疗反应不佳时开展。


针对ASD的核心症状,包括社交沟通及互动功能缺陷,以及行为模式、兴趣及活动受限重复,目前尚无一种药物具有确切的疗效。


ASD患者共病其他精神障碍的比例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如表1:

除精神障碍共病外,ASD患者还经常因为问题行为就诊。例如,攻击行为常导致患者被送治急诊、收入院或在家庭之外的其他机构安置。由于攻击行为并非完全没有原因,通常为潜在疾病的症状,医师有必要全面评估共病及一些潜在可治疗的疾病。自伤行为在ASD人群中也很常见,可能是未发现的躯体或情绪障碍的外化表现。最后,ASD患儿常存在睡眠问题,进而导致问题行为、注意困难及社交互动的进一步受损。


 ASD的药物治疗  


抗精神病药


非典型或第二代抗精神病药(SGA)是年轻ASD患者使用最多的一类精神药物,同时也是治疗ASD相关易激惹最有效的药物,也包括高功能ASD患者。


其中,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已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ASD相关的易激惹,包括针对他人的攻击行为、故意自伤、暴怒发作及心境的快速变化。


▲ 利培酮


一项针对利培酮的系统综述显示,该药在短期治疗、长期治疗及停药期内可有效改善ASD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的「行为问题」。尽管利培酮的可接受度及耐受性与安慰剂大致相当,但ASD患儿使用该药时仍可能出现一系列副作用,见表2。


▲ 阿立哌唑


一项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头对头比较的研究中,两种药物在改善易激惹、激越、萎靡及社交退缩、刻板行为、活动过多及不依从、言语不适切方面的疗效相当,副作用发生率及停药率同样无显著差异。


阿立哌唑用于ASD患者的副作用及推荐剂量见表2和表3。


▲ 其他抗精神病药


一些研究探讨了其他抗精神病药针对ASD患者症状的疗效,但大部分样本量较小,且未采用随机化设置。


一项回顾性随访研究中,氯氮平在短期及长期内减少了ASD患者的紊乱行为。对于存在严重的、具有潜在危险性的问题行为,且其他抗精神病药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氯氮平或可一用。


然而,使用氯氮平之前必须完善中性粒细胞计数(ANC)检查,ANC≥1500/mcL方可使用;此后的6个月内ANC应每周复查一次,6-12个月内每2周复查一次,之后每个月复查一次。 


ADHD治疗药物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常与ASD共病,且两种疾病存在重叠的症状,对评估造成了难度。现行诊断标准允许两种疾病被同时诊断。


一旦确定ASD患者共病ADHD,哌甲酯(MPH)是目前疗效及安全性证据最充分的药物,但疗效及副作用表现可能不及未共病ASD的「纯」ADHD患者。基于本文作者的临床经验,此时混合苯丙胺的疗效通常不及MPH。


除MPH外,还可考虑使用托莫西汀;用于ASD共病ADHD患者时,托莫西汀针对多动的疗效优于注意缺陷。与之类似,α2受体激动剂可乐定及胍法辛也可减轻共病患者的ADHD症状(尤其是多动)。 


抗抑郁药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常用于治疗年轻ASD患者共病的抑郁、焦虑及强迫障碍,且可以推测是有效的。然而,SSRI治疗ASD共病强迫症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且目前尚无探讨SSRI治疗ASD患者焦虑抑郁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心境稳定剂


与SSRI类似,传统心境稳定剂(抗癫痫药及锂盐)治疗ASD患者心境症状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某些ASD患者的心境症状之所以对抗癫痫药反应良好,一种潜在的可能性是,ASD与癫痫之间存在双向关系。例如,抗癫痫药可降低ASD患者潜在的癫痫活动,而后者在ASD患者中可能表现为情绪及行为症状。


助眠药


至少一半的ASD患者存在睡眠障碍,但目前尚无药物获批用于治疗ASD患者共病的睡眠障碍。


针对这一共病人群,目前疗效及短期安全性证据最丰富的助眠药物是褪黑素。褪黑素参与昼夜节律的调节,进而发挥改善睡眠的效应。一般而言,褪黑素的用法为1-3mg qn,但一项开放标签研究曾用到了9mg。市面上有很多含褪黑素的非处方保健品,但其长期安全性并不明确,因此不推荐长期使用。




 推荐知识

 历史版本

修改日期 修改人 备注
2023-03-16 23:24:51[当前版本] 白洁 创建版本

 附件

附件类型

PNGPNG

知识分享平台 -V 4.9.5 -w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