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面临的一种状况与ADHD如影随形,即ODD——对立违抗障碍。尤其是对于青少年的父母,请你们不要把“不听话”和“逆反”全都归咎于“青春期”。
关于对立违抗障碍(ODD),你或许需要了解这两个方面:情绪和社会成分。沮丧、不耐烦和愤怒是“情绪”成分的一部分;而争吵和彻底反抗是“社会”方面的一部分。
有更高冲动/多动评分(“冲动多动型”和“混合型”)的ADHD儿童可能是“暴躁”的,这驱动了ODD的情绪成分——他们的情绪表达就像夏季的暴风雨一样突然;而其他人,甚至包括一部分以注意力不集中为主的ADHD亚型的个体,相对而言更加能够控制自己的感受。
我们对此很无奈,一句话:这家伙可真“费”爸妈。任何时间紧迫且重要的事情,就像“作业” “上学”或者“见医生”……仅仅是催促“快点,别磨蹭了!” 就会带来我们这曾被诊断为的ADHD女儿的一场剧烈爆发。
当她在低年级时,可能会打或者咬我们、尖叫。至于现在,我们经常接到老师的“投诉”电话,比如女儿她涂污“模范学生榜”,或是做出其他“麻烦”事。当我们赶到学校,在校长办公室里,她整张脸只有鼻尖是白色的,朝着我们吼叫:“我恨!我恨你们所有……”
当时在场的每一个成年人都不知所措,或许也像老师所说的:“或许特殊教育学校更适合她。”
最终我不得不打消给孩子请家教的念头,以及物色的那几个兴趣班……
一开始,我们只是遵照儿科医生推荐的关于“行为治疗”的方案,试图通过“忽视”她“闹情绪”来弱化女儿这些“恶劣”的行为,尽管有些时候孩子他爸忍不住想体罚。
我们预期那些过激行为会消退,然而“忽视”时候并不管用……
不知道究竟什么环节出现了问题!我们考察并消除了任何可能会强化负面行为的因素,比如投向孩子额外的注意力。似乎一切都做得很好,然而我们对此十分无奈,她只是变得更恶劣,或者想出新的方式来对抗我们。
或许孩子可能需要另一个诊断……
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判断这种行为是ADHD所造成的,还是孩子可能存在ODD的迹象:通常ADHD的孩子不是难以开始一项任务,而是在完成一项任务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一个孩子根本无法启动一项任务,那就很“奇怪”了。出于对“权威人物”的挑衅,孩子通常故意拒绝要求或者做完全相反的事情(俗称:“叫我往东走,我偏要往西”)。
如果你在孩子上观察到一种持续至少 6 个月的消极、敌对和挑衅行为模式;而且在下面这个列表中存在的四种(或更多)情况,或许可以考虑找医生谈谈。
1.经常发脾气
2.经常与成年人争吵
3.总是故意违抗或拒绝遵守成年人的要求
4.经常故意惹恼人
5.总是将自己的错误或不当行为归咎于他人
6.容易被别人惹恼,过于“敏感”
7.经常生气和怨恨他人
8.经常对家长或老师表现出恶意,或者持有报复性态度
首先,值得鼓励的是你们至少努力去尝试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有多种形式,但一般的方法是奖励良好的行为,并对不适当的言行举止进行惩罚。
请你们整理并分析每次冲突的情况,考虑是否存在以下误区:
1.家里不同人实施奖励或惩罚不一致
2.惩罚未兑现(也就是所谓的“吓唬吓唬”)
3.奖励或惩罚并不及时,或者并未与特定行为关联。
值得注意的是,行为治疗计划不是从孩子开始的,而是从成年人开始。因为患有ODD的孩子通常有一个家人会屈服(这在祖父母辈可能更常见)于孩子的发脾气和暴力行为,或者对不良行为提供不一致的惩罚。这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孩子会在特定的人面前故意表现,以索取自己所想要的权限。
培训父母的另一部分是考虑父母是否未诊断出ADHD;在教育孩子之前,首先要治疗自己。不一致的惩罚可能与成人的ADHD相关,出于冲动或者“忘记规则”;正如父亲有时候忍不住打女儿。体罚不会管用,反而会激起对抗,或许是以更“隐蔽”的方式。
1.始终建立在正向养育(positive parenting)的基础上。当孩子表现出灵活性或合作时,给予他表扬和积极的强化,这是一个“阶段性胜利”。
2.不要强求自己。暂停或休息一下,如果你不想与孩子的冲突变得更糟,而不是更好。
3.正面冲突不是什么好主意。存在ODD的孩子难以避免故意引起“冲突”,因此请优先考虑你希望孩子做的事情是什么。
4.设置合理的、适合年龄的限制,惩罚措施需要全家意见统一。抵制诱惑,将孩子从自然发生的后果中解救出来。
5.不要单打独斗。和你的配偶、孩子的老师一起工作,并获得支持。如果可能的话,参加父母支持小组和/或育儿课程会有帮助。
6.照顾好自己。通过锻炼和放松来管理自己的压力。根据需要可以请保姆。总之,筋疲力尽照顾你ODD的孩子不应该成为你生活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