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查询码:00000861
儿童早期的4种表现,可能是多动症的症状
作者: 白洁 于 2023年04月07日 发布在分类 / 多动症 / 前期判断 下,并于 2023年04月07日 编辑
多动症 早期症状

父母们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着孩子们从会眼神交流、会爬会走会跳,到会拿筷子吃饭,从呀呀学语到一肚子道理,然后逐渐开始独立睡眠。但并不是所有孩子都会遵循标准的发育时间线。


一些儿童会在发育过程中表现出语言延迟、粗大运动能力发展延迟和精细动作能力延迟等问题。有些儿童开口说话迟、走路时间晚,有些儿童在同龄人都能使用筷子的时候还拿不稳筷子。也有一些儿童会表现出感觉处理障碍,最明显的是他们会啃衣服、吃手指。


这些问题都很值得注意,很多儿童发育疾病比如多动症的早期症状就是各类发育延迟。多动症大脑中负责计划组织和决策的额叶部位血流更少,体积也更小,会让一个人完成任务的动机、短期记忆、自我调节和冲动控制、情绪控制等都受到影响。


另外,多动症患者的大脑中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传递受到了影响,导致外界的刺激在他们身上产生的反应与其他人不太一样。多动症人群的尾状核也更小一些,而这个部位受损会导致自主睡眠、社交、学习以及记忆出现问题。


脑电波数据显示,在白天的时候多动症患者的大脑看起来跟正在睡觉的人大脑活动有点类似,这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多动症患者白天注意力差、喜欢做白日梦甚至昏昏欲睡。


ADHD常见症状


在多动症症状在变得明显之前,是有很长的发展时间的,家长们可以从以下的一些方式识别:


1.言语延迟我们前面提到过,多动症人群大脑额叶部分体积和血流量都更小。额叶对语言有很明显的影响,如果一个7岁的孩子讲话只有4岁左右的水平,不一定是多动症患者。但如果一个7岁的孩子无法准确地表达出他们想要的东西,而且在沟通过程中极易生气或情绪低落,可能与多动症有关。


一些研究发现,幼儿园里的多动症儿童中,有超过2/3的儿童在他们18个月的时候还不太会讲话,语言发育明显比同龄人更慢。他们语言流利度和用词语准确度也更差一些,到4-5岁的时候,一些多动症儿童还无法辨别语气和情绪性的语言。


多动症人群的另一个问题是语速过快,有时候听起来含糊不清,这是因为他们有认知冲动,讲话的时候大脑中可能同时有很多话想一起讲出来,所以讲的话和想的话可能混淆,同时加快了自己的语速。 2.运动技能延迟大概有一半的运动协调障碍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多动症,因为大脑处理速度最明显的一个体现就是运动能力。比如平衡身体的能力、反应速度以及基本的身体协调能力等等。


一些多动症的儿童会在精细动作发展方面有障碍,比如和同龄人相比,他们系鞋带和扣衣服扣子、拿筷子的能力都明显要差得多。


3.感觉处理障碍

多巴胺缺乏是导致多动症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这种化学物质是大脑中负责奖励信息传递的物质。比如吃一颗糖会让人感觉快乐,这种快乐的感受就是奖励信息。普通人吃一颗糖可能已经感觉很快乐了,但多动症的人群需要吃两颗或者更多的糖才能感觉到快乐。


这促使无数的多动症患者为了追求感觉刺激和感官信息,会做一些冒险、极端的事情,比如飙车、暴饮暴食。他们也会对某些感觉信息特别敏感挑剔,比如特别不喜欢某些声音、特别不喜欢某类味道等。


当一个人的大脑处理感觉的时候出现了障碍,自然就会输出很多意想不到的信息。对运动、情绪、注意力甚至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多动症患者更难从背景相似的颜色中辨别目标颜色,如果一个楼梯设计的花纹和地板花纹很相似,那么多动症的人更容易摔倒。教室外的声音、老师穿衣服的颜色、同桌喝水的杯子等,很容易吸引多动症人群的注意力,导致他们无法专注学习。


4.睡眠障碍

多动症的人群普遍有睡眠障碍,但单纯的睡眠障碍不一定是多动症。临床上医生很容易误诊的是,睡眠障碍引起的很多症状和多动症很相似,比如易怒、社交退缩、注意力困难、学业下降和攻击性增强等问题都更加明显。


多动症儿童有睡眠呼吸障碍、夜间醒来、入睡困难等问题。《儿科学》杂志上刊登了一项针对11000名英国儿童的长期研究,发现婴儿6个月大时候如果出现睡眠呼吸障碍,那么这些孩子4岁时候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焦虑和抑郁以及各种行为的可能性会高出20-60%,7岁时候的行为问题则高达40-100%。即使后期通过手术或其他手段改善了睡眠问题,儿童的多动症问题也无法得到彻底缓解,也就是说,婴幼儿时期的呼吸睡眠问题会导致不可逆转的神经损伤。



纽约时报认为,我们人类整体的睡眠时间比过去都更少。比如,每晚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的人在1960年的时候只有2%,但到2011年的时候已经飙升到了35%。


儿童也会跟着父母熬夜,大大减少了他们的睡眠时间。在多动症儿童本身睡眠质量差的情况下,家长们只有保证儿童睡足他们年龄所需的最低睡眠时间,甚至多出1-2小时,才能让孩子们在第二天课堂上表现更好,避免因为睡眠问题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冲动易怒等症状。



 推荐知识

 历史版本

修改日期 修改人 备注
2023-04-07 16:27:00[当前版本] 白洁 创建版本

 附件

附件类型

JPGJPG

知识分享平台 -V 4.9.5 -w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