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使用29种基因型的小鼠模型(易感EAE的B6小鼠、抵抗EAE的PWD小鼠和基于二者的染色体置换系小鼠)研究遗传与肠道菌群的互作对EAE易感性的影响;② 宿主基因型影响肠道菌群组成和EAE易感性;③ 特定的肠道菌群成员和菌群代谢功能可预测EAE易感性,其中SCFA的分解和代谢功能在多个基因型小鼠中都与疾病程度相关;④ 移植抵抗EAE的PWD小鼠的菌群反而增加了B6小鼠的EAE严重性,伴随血液代谢物的变化,其中来自PWD小鼠的罗伊氏乳杆菌有关键作用。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疾病,其发病风险由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共同决定,肠道菌群也被证明与MS有密切关系。PNAS近期发表的一项小鼠研究表明,宿主基因型和肠道菌群之间的复杂互作,决定了宿主对MS的易感性。该研究发现,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模型中,肠道菌群与宿主的遗传背景之间存在“适配”关系,当菌群与宿主遗传“不匹配”时,抗病个体的菌群或其中的特定肠菌(比如本研究中的罗伊氏乳杆菌),可能反而会增加易病个体的疾病风险。因此,干预肠道菌群治疗自身免疫疾病时,应考虑个体的遗传因素,设计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案。
原文信息 ▼
Interactions between host genetics and gut microbiota determine susceptibility to CNS autoimmunity
2020-10-19, doi: 10.1073/pnas.200281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