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选择两组无菌小鼠,其中健康组肠道内定植健康婴儿的粪便,而CMA组定植牛奶过敏婴儿的粪便;
- ②健康组小鼠对牛奶的过敏反应更弱;
- ③无论是两组小鼠还是定植前的两组婴儿,其肠道菌群结构均表现出明显差异;
- ④健康组回肠内一种梭菌属(Anaerostipes accae)的丰度增高,可能与预防食物过敏相关;
- ⑤两组小鼠的回肠上皮的转录酶谱也表现出差异;
- ⑥肠道内细菌对调节食物抗原的过敏反应至关重要,干预肠道菌群或可预防婴儿食物过敏。
婴儿食物过敏的患病率有增高趋势。许多学者提出假设,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抗生素滥用、食物改变、剖腹产率增高及奶粉喂养引起的婴儿肠道菌群改变,进而引发食物过敏。为了解肠道菌群在婴儿食物过敏中的作用,Nature Medicine上的这篇研究利用无菌小鼠模型进一步证实了二者的关系。期待未来可能有更佳的新生儿肠道菌群管理方案,减少宝宝食物过敏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