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肠道蠕虫对宿主的免疫系统有潜在的调控作用,并能缓解诸如过敏性哮喘的炎症疾病; ②研究试图去分析这种抗炎性是来源于蠕虫本身还是蠕虫与肠道菌群间的互作; ③用一种叫Hpb的蠕虫感染小鼠改变了肠道环境,使短链脂肪酸产量增加,单单移植感染小鼠的菌群就可以缓解过敏性哮喘; ④蠕虫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GPR)-41调控抗炎因子的分泌和调节性T细胞...
①纳入233名食物过敏(66名牛奶过敏、38名芝麻过敏、71名花生过敏、58名坚果过敏)患者及58名对照,分析粪便菌群的差异; ②患者的肠道菌群α-多样性及β-多样性均显著不同于对照,不同类型的患者的菌群特征及功能通路不同; ③对照的肠道菌群中Prevotella copri富集,短链脂肪酸水平显著高于患者,Prevotella cop...
①婴儿3个月时肠道细菌的减少及代谢活性的改变与特应性及哮喘相关; ②对美国的298名婴儿(1-11个月大)的粪便样品进行分析,发现新生儿肠道菌群的组成可分为3种状态; ③每一种状态导致不同的多重敏感特应性(2岁时)及哮喘(4岁时)的相对风险; ④相对风险最高的一组中,双歧杆菌属、Akk菌及Faecalibacterium丰度较低,Can...
①食物过敏是由于一系列口服耐受的失败而发生,后者是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对由肠道菌群加工的摄入抗原的自然免疫响应; ②可根据是否有IgE介入将食物过敏分为三种类型:经典IgE,混合病理生理型或非IgE介导型; ③胃肠道的临床表现包括呕吐、恶心、腹泻、腹部疼痛、吞咽困难、食物嵌塞、蛋白损失肠下垂和发育不良; ④儿童食物过敏通常有良好的预后,而对...
①用胶带粘连剥离小鼠皮肤可代替抓挠,处理后小鼠小肠中肥大细胞(MC)扩增并活化,肠道通透性增加,会促进敏感型个体发生食物过敏; ②胶带剥离处理会导致全身角质细胞释放IL-33,IL-33与肠道簇细胞分泌的IL-25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肠道2型先天淋巴细胞(ILC2)扩增和活化; ③ILC2产生的IL-4直接引发MC在肠道中扩增; ④ILC...
①纳入5名牛奶过敏婴儿及6名健康婴儿; ②牛奶过敏婴儿的粪便细菌多样性显著降低,双歧杆菌属丰度降低,毛螺菌科丰度增加; ③将一名牛奶过敏婴儿及一名健康婴儿的粪便移植给无菌小鼠,随后小鼠口服过敏原(全乳清蛋白)致敏; ④移植了牛奶过敏婴儿粪菌的小鼠表现出腹泻相关症状,且口服β-乳球蛋白后的临床分数显著高于移植了健康婴儿粪菌的小鼠; ⑤移植...
①Gupta团队的一项对40443名成年人食物过敏现象的调查发现,10.8%的美国成年人有明确的食物过敏症状,比儿童和青少年中的比例高40%; ②过敏患者通常对多种食物过敏,最常见的过敏源是贝类、牛奶、花生、树莓以及鱼类; ③患者幼年时期不一定有过敏症状,或在成年后出现了新的过敏现象; ④环境改变、抗生素使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以及生长过程...
①纳入112名非食物过敏婴儿,可检测到粪便花生特异性IgA,含量与成人类似; ②纳入441名非花生过敏的食物过敏婴儿,肠道花生特异性IgA无法预测未来的花生过敏发展,且与对花生的口服耐受无关; ③花生过敏儿童的血浆花生特异性IgA水平较高; ④相似的,婴儿粪便中可检测到蛋清特异性IgA,但无法预测鸡蛋耐受或鸡蛋过敏; ⑤无论是否对花生过...
①对两个德国出生队列(15岁)参与者的流行病学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膳食蔗糖与男性哮喘患病率直接相关,而淀粉与女性哮喘患病率较高相关; ②空气过敏原诱导的过敏性气道炎症(AAI)小鼠中,与高脂肪饮食相比,高碳水化合物饮食虽然对代谢影响较小,但会加重病情,表现在体液反应、粘液分泌过多、肺部炎性细胞浸润和TH2-TH17谱; ③与高脂肪相比,高...
①利用共聚物将丁酸盐配制成可溶于水的胶束,向结肠炎和花生过敏的小鼠胃内递送中性和负电荷聚合胶束的丁酸盐; ②丁酸盐胶束在下消化道释放丁酸盐,修复肠道屏障功能,改善花生过敏小鼠的过敏反应; ③丁酸盐胶束改变粪便菌群,增加梭菌属XIVa菌群的丰度,促进抗生素暴露后该分类群的恢复,降低T细胞转移诱导的结肠炎程度; ④通过恢复菌群和粘膜的平衡,...